4000-520-616
欢迎来到免疫在线!(蚂蚁淘生物旗下平台)  请登录 |  免费注册 |  询价篮
主营:原厂直采,平行进口,授权代理(蚂蚁淘为您服务)
咨询热线电话
4000-520-616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详情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定稿会于12月12日在...
来自 : 搜狐网 发布时间:2021-03-24

原标题:《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定稿会于12月12日在广州召开

编者按: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早期肺癌的新辅助治疗中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临床证据尚不够成熟,其临床应用尚存在一定差异。《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旨在通过专家共识的方式,根据已有临床经验与数据,形成一个治疗指引,为胸外科医生的临床决策提供一定依据和保障,方便大家开展相关临床工作。此前,“共识”网络启动会曾于5月24日在线举行。会上,20余位国内专家针对“共识”进行了线上讨论与投票,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通过了9条基础共识。会后,我们陆续邀请到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的16位国际专家(专家名单见文末附录)一起参与讨论,以拓展“共识”国际适用性。12月12日,“共识”定稿会在广州隆重召开。

12月12日,初冬里阳光明媚的广州迎来《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下简称“共识”)定稿会,洋溢着一众相关领域的临床专家期盼已久的心情。

本次会议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和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姜涛教授担任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教授担任荣誉主席。会议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现场与会专家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王琪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梁文华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树本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阳教授、福建省立医院潘小杰教授、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长宏教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承志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浙江省肿瘤医院杨迅教授(代陈奇勋教授)、四川省肿瘤医院许川教授;线上与会专家包括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姜涛教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刘德若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坚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朱余明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魏立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马海涛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矫文捷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付军科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毅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田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赵晓菁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乔贵宾教授和福建协和医院郑炜教授(代陈椿教授)。

图1. 会议主席何建行教授正在主持会议

图2. 部分远程参加会议的专家(左上-右下:朱余明教授、王琪教授、何建行教授、刘德若教授、魏立教授、付军科教授、马海涛教授、张毅教授、郑炜教授、胡坚教授)

会议伊始,姜涛教授在开场致辞中提到,内科同仁对于晚期患者病变的观察结果极大地鼓舞了外科同仁在免疫治疗领域的探索。综合肺癌各领域的治疗来看,局部晚期肺癌的治疗最能代表肺癌治疗的水准,因此新辅助免疫治疗尤为重要。今天在这里我们共同讨论有关新辅助免疫治疗的各种因素以及可能的结果,这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可行的。在当前的治疗发展阶段制定一个专家的共识,意义重大。因为优秀才规范,因为规范才领先。预祝本次讨论会能成为一个有关免疫治疗在早期和局部晚期治疗当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始。

图3. 会议主席姜涛教授做开场致辞(上-下:会议现场、姜涛教授、胡坚教授)

王琪教授作为该“共识”项目的呼吸内科专家代表在开场致辞中表示自己是带着学习的心态加入项目,感到荣幸之余,非常期待内科和外科的合作。

图4. 王琪教授做开场致辞

在开场致辞的最后,何建行教授表示,这次“共识”制定的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由内科和外科专家共同参与。对于肿瘤治疗,我们一贯秉持的理念是,首先“我”是医生(不管是内科还是外科),这是最根本的,其次才去考虑内科或外科,最后再到具体某个科室或领域。作为面对疾病的医生,我们需要“内外”兼修,给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曙光乍现:规范治疗在早期

梁文华教授在“NSCLC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定稿沟通”的发言中介绍到,本次共识定稿会是基于早前“共识”网络启动会制定的9条共识。早前“共识”讨论的内容在后续很多会议上都得到外科和内科专家的反复讨论,引起广泛关注。这也反映了当前仍处于新辅助免疫治疗领域尚缺乏(大型)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实践的这样一个阶段,如果想要开展新辅助免疫治疗,迫切需要一个共识指引治疗。尤其对于外科医生来讲,他们迫切希望借助新辅助免疫治疗,为更多患者争取手术机会,增加治愈的可能性。免疫治疗是一个很好的“武器”,而新辅助免疫治疗作为内外科交集较多的领域,如何让这个“武器”发挥最大作用需要内科和外科共同探索。随后梁教授依次回顾了每一条共识内容以及相关文献证据。此外 ,借助AME出版社的国际平台,该“共识”也陆续邀请到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的16位国际专家(专家名单见文末附录)一起参与讨论,以拓展其国际适用性。最后梁教授也指出,“共识”不是指南,既然目前有人在做相关研究,“共识”旨在提供探索方法和实践意见的指导。

图5. 梁文华教授正在做会议发言

在这个环节,与会专家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刘阳、潘小杰、许川、任胜祥、马海涛、魏立、周承志、李树本、付军科和刘长宏教授分别从国情、患者个体差异性、表述的严谨性、警示性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对于表述有争议的地方,杨迅和姜涛教授提醒到,本次“共识”制定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大家仅凭行业的经验,看到新辅助免疫治疗的疗效曙光,困惑于无III期临床试验证据,需要一个共识,指引大家开展各方面的临床研究,最终形成指南。如果把目前“共识”的表述限制得太死,可能不便于落实,让“共识”变得虚有其表。梁文华教授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并表示“共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需要大家在遣词造句方面多提意见,后续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让“共识”的生命力更长。

图6. 刘阳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图7. 潘小杰教授主持讨论环节

图8. 许川教授

图9. 任胜祥教授

图10. 周承志教授

图11. 李树本教授

图12. 刘长宏教授

图13. 杨迅教授

求真务实:免疫治疗在临床

在这个环节,任胜祥教授详细介绍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免疫治疗新进展”。

图14. 任胜祥教授正在做会议发言

李树本教授介绍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后气管肺外科的精准重建与快速康复”。李教授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何建行教授团队的经验,介绍了4个系列的重建经验,包括单孔袖式重建、跨级袖式重建、段—侧吻合重建和简化气管隆突重建。

图15.李树本教授正在做会议发言

在思维碰撞中,朱余明教授做引导发言,刘德若教授、何建行教授分别做了讨论内容的补充。刘德若教授指出“共识”的制定有两个目的,一是建立一个相对的规范,二是为创新树立榜样。何建行教授表示虽然目前的共识局限在9条,但等后续新证据出来,可以再不断完善。

图16. 朱余明教授做引导发言(左上-右下:会议现场、朱余明教授、刘德若教授、魏立教授)

在讨论结束之际,与会专家一起参加“共识”预发布仪式。至此,《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定稿会圆满落幕。让我们共同期待和见证《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国际专家共识》的正式发布!

图17. “共识”预发布仪式上,现场与会专家合影

附录1. “共识”专家名单

A. 国内专家(按专家姓氏拼音首字母顺序)

蔡开灿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陈椿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陈海泉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陈奇勋 浙江省肿瘤医院

付军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建行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赫捷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胡坚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姜涛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矫文捷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李树本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梁文华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德若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刘伟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刘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马海涛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潘小杰 福建省立医院

乔贵宾 广东省人民医院

田辉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魏立 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毅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赵松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赵晓菁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周承志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余明 上海市肺科医院

B. 国际专家(按专家姓氏首字母顺序)

Mara B. Antonoff

Department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USA

Raffaele Califano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The Christie NHS Foundation Trust, Manchester, UK

D. Ross Camidge

Division of Medical Oncology,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nschutz Medical Campus, Aurora, CO, USA

Wolfram C. M. Dempke

SaWo-Oncology Ltd, Cambridge, UK.

Marc de Perrot

Mesothelioma Research Program, Toronto General Hospital, Toronto, ON, Canada

Massimo Di Maio

Department of Oncology, University of Turin/Division of Medical Oncology, Ordine Mauriziano Hospital, Turin, Italy

Nicolas Guibert

Thoracic Oncology Department, Larrey Hospital, University Hospital of Toulouse, Toulouse, France

Toyoaki Hida

Department of Thoracic Oncology, Aichi Cancer Center Hospital, Nagoya, Japan

Steven H. Lin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Houston, TX, USA

Erminia Massarelli

City of Hope National Medical Center, Duarte, California, USA

Joel W. Neal

Division of Oncology, Department of Medicine, 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alo Alto, CA, USA

Mariano Provencio

Hospital Universitario Puerta de Hierro-Majadahonda, Madrid, Spain

Robert A. Ramirez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Section of Hematology/Oncology, Ochsner Medical Center, Kenner, LA, USA

Rafael Rosell

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Hospital de Badalona Germans Trias i Pujol, Spain

Antonio Rossi

Oncology Center of Excellence, Therapeutic Science Strategy Unit, IQVIa, Milan, Italy

Dirk de Ruysscher

Department of Radiation Oncology (MAASTRO Clinic), GROW-School for Oncology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Maastricht University Medical Centre, 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相关链接

《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免疫治疗专家共识》定稿会将于12月12日在广州召开

资讯

责任编辑:黎少灵 AME Publishing Company

i.02.2020.12.16.01

点击

了解AME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链接: http://toyoscience.immuno-online.com/view-716216.html

发布于 : 2021-03-24 阅读(0)